【中医知识普及】之 咳嗽

2015年06月28日

  点击标题下的“柳安堂→”关注官方微信

  中医释名 本病是咳嗽是指从肺经喉发出"咳、咳"有声的症状。

  中医病机 多因六淫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除肺咳以咳嗽为主症外,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可见到咳嗽,它脏疾病亦可影响到肺而伴见咳嗽。

  中医诊断

  1.咳嗽为突出表现,而检查未发现特异性病理改变,或仅肺部有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湿罗音,X线仅见肺纹理增粗者,一般为肺咳。新起病程短者,为暴咳;时日已久,或反复发作者,为久咳。

  2.除肺咳以外,临床以咳嗽为主症的病变,尚有肺热病、哮病,肺痿、肺胀、肺络张、肺痨、肺癌、百日咳、尘肺、肺衰、肺厥、肺水、悬饮、气胸、肺虫病等。应根据咳嗽的伴随症状,以及检查的不同,而作出鉴别,

  如:(1)哮鸣有声,喘甚于咳者,为哮病。

  (2)伴骤起发热、烦渴者,多见于肺热病;伴胸痛,咯腥臭脓血痰者,可为肺痈。

  (3)咳久而咯痰,气喘,胸中胀闷者,常见于肺胀,亦可见于尘肺等病。

  (4)伴咯吐大量粘痰或脓痰,或间断咳血者,可能为肺络张。

  (5)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者,一般为肺痿。

  (6)伴低热、盗汗,或咯血者,多为肺痨。

  (7)百日咳以咳嗽呈阵发连声,且咳后有鸡鸣样回声为特点。

  (8)年龄较大而咳嗽咯血,逐渐加重,体质迅速恶化者,应考虑肺癌之可能。

  (9)咳嗽,呼吸困难,面青唇紫者,可为肺心病、肺水、肺衰、肺厥等病。

  (10)悬饮以胸胁饱满、胸痛为主症,咳嗽为次要表现。

  (11)妇女妊娠期间出现咳嗽经久难愈者,为子嗽。

  3.咽喉长期于痒不适,可引发咳嗽,称为喉咳。咽喉其他病变如喉暗、喉痨、喉部息肉或肿瘤、鼻渊等,亦可导致咳嗽,应作五官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4.一般应作胸部x线检查,常可发现肺部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5.必要时可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功能检查、过敏原及有关血清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引起咳嗽的病因。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风寒束肺证:恶寒重发热轻,咳嗽声重,胸闷,气喘,咯痰稀白,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合金佛草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不爽,气喘,痰黄,口渴,咽痛喉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贝母、矮地茶等。

  3.风痰恋肺证:咳嗽,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寒,头痛、胸闷,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疏风化痰、宣肺止咳。止嗽散加陈皮、半夏等。

  4.燥邪犯肺证:干咳,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少痰,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干,舌尖红,苔薄黄干而少津,脉浮涩。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5.痰热壅肺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而黄稠,咯吐不爽,或痰气腥臭,或吐脓血痰,胸闷胸胀,面赤,发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清金化痰丸加减。

  6.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质粘稠、色白或灰,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燥湿化痰、宣肺止咳。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7.寒饮停肺证:咳嗽,胸闷,气喘,或有哮鸣音,痰稀白或为涎沫,恶寒,头身痛,舌淡苔白滑,脉弦紧或弦滑。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小青龙汤加减。

  8.肝火犯肺证:气逆咳嗽阵作,咳时面赤,咯痰难出、量少色黄质粘,胸胁胀痛,咳时掣痛,口干苦,急躁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清肝泻肺止咳。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9.肺气虚证:咳嗽日久,咳声低微,少气喘息,痰多稀薄,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语音低微,纳差,恶风自汗,舌淡,脉弱。补气益肺止咳。补肺汤加减。

  10.肺阴虚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而粘难咯,或痰中挟血,或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养阴润肺止咳。二冬二母汤加百合、生地、沙参等。

  二、对症处理:

  1.单方验方:

  (1)萝卜汁、梨汁,姜汁各1匙,加蜜半盏,调服,1次/日。

  (2)乌梅8个、红枣2个、杏仁7个,共捣烂后用黄酒20m1,加水适量煎服,2次/日。

  (3)紫苑15g、百部6g,研为细未,每服0.3~0.6g,2~3次/日。

  (4)白蜜(微炼)100g、川贝(研未)50g,调匀,分10次服,3次/日。

  (5)川贝母10g、茶叶3g、冰糖15g,共为细未,开水冲服,1剂/日。

  (6)苏叶10g、批把叶10g、杏仁10g,水煎服。

  (7)桑叶10g、银花20g、黄芩10g,水煎服。

  (8)川贝母3g、梨2个,冰糖适量,水煎服常用止咳中药:桔梗、半夏、紫苑、贝母,批粑叶、杏仁、马兜铃、批把叶、罂粟壳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中药 对症处理:

  橘红丸、宣通理肺丸、痰咳净、虎耳草素片、咳特灵、康尔止咳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液、罗汉果止咳冲剂、批把止咳冲剂、蜜炼川贝批把膏。克咳胶囊等。

  针灸 对症处理:

  主穴为肺俞、天突,定喘、合谷、列缺等,配穴丰隆、膏盲、内关、膻中。

  每次选主穴1~2个,备穴2~3个,一般平补平泻,必要时可配用灸法。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中医知识普及】之 咳嗽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