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

2015年08月19日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
  建立省一级的规划委员会
  建立省规划委员会必须把握5个要点:
  一是省和省会城市的规划委员会不能合一。如是合一,就永远开不了会,办公室设在建设厅也会被架空。《城市规划法》规定各级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省域范围内由省政府负责,所以省政府要有一个规划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就是代表省政府对省域范围的城乡规划进行审批监督。而市规划委员会则是管理市域范围内的规划事务,两者不能混合。
  二是专家、学者在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一定要超过公务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行政人员比例很大,所导致的教训就是:既然规划委员会以行政干部为主的,那么如何与省政府常务会议或省委常委会的决策功能错位呢?正因为规划委员会是专家学者占了多数,所以规划审批管理必须通过规划委员会,否则其功能是与省政府的常务会议冲突重叠的。
  三是规划委员会的职能要从咨询功能转向预决策,最后向决策过渡。第一步先是预决策机构。什么是预决策机构?就是凡是在省域范围内重大规划的编制、调整、修改、审批,必须经过规划委员会的预批准,然后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决定,而一般的事项,规划委员会可自己决策。如在香港,一般的事项经规划委员会决策后,直接报特首签字批准。大事预决策,小事决策,千万不能把规划委员会搞成咨询机构。
  四是规划委员会应下设专家委员会。因为规划专家的种类很多,如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对资源保护类的专家,城镇体系、宏观调控类的专家等等。同时要充分吸收人大、政协的专家。这样,省建设厅就掌握了规划委员会运作的调控权。
  五是对下级规划委员会的纠纷进行仲裁。这样逐步地形成机制后,就可以部分解决缺位问题。
  在各类规划中明确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
  明确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是规划体系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包括风景名胜类资源、历史文化街区类资源、文化名镇(村)、重大工程建设导致的土地资源增值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这是任何一级规划都必须明确的强制性保护内容。另一方面,绿线管制管生态,蓝线管制管水系,紫线管制管历史文化,黄线管制管重大的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土地增值效应和生产力的布局,这“四线”管理非常重要。以往规划部门只管了一条红线,太片面了。省一级应该强调省域内不可再生的各类资源的强制性保护,离开了强制性保护就是无的放矢。政府行政保护的能力也不能像胡椒面一样随便撒。
  健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管理
  每个省都已编制完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但如何落实?一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法》、国务院[2002]13号文以及最近中央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开发区、土地管理等文件中都明确要求的,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中也突出强调的,所以其法律地位已经具备。二是实行“一书两证”的制度。在城市规划区内,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控规核发“一书两证”;在城市规划区外,则应按城镇体系规划核发“一书两证”。规划管理可以延伸到规划区范围以外,所以“一书两证”要走出去,走出规划区以外,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要求,违反的要纠正,未建立的要重建。三是做好城镇体系规划本身的完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五年一反思,城镇体系规划起码也应五年一反思,一充实。目前各省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相当好,有的很糟糕,所以,省建设厅要参照编制得比较完善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来及时修编。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体现不可再生资源强制性保护的内容,体现生产力的布局,不然就是废纸一张。规划司要提供几个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较为规范的样本,各省根据这些样本进一步深化、修改,从而提高可操作性,提高覆盖率。四是强化城镇体系规划管理中的协调职能。因为有了城镇体系规划,协调的地位就已经确立。在整个省域范围内,以城镇体系规划为蓝本,协调各方按照蓝本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的建设。如“西气东输”工程江苏段的布局走向,由于当时没有依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来选址,江苏省建设厅报告了建设部,建设部发文要求必须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进行调整修改。各类建设项目布局与城乡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发生冲突的,必须按照城镇体系规划来实施。如果确有更高明的选址方案,也必须按程序先调整城镇体系规划。
  建立省级下派规划师制度
  国务院[2002]13号文件、《城市规划法》的修改以及已经上报国务院的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的文件中都明确了这一点。比较美国与英、德、法等欧洲国家,它们同样经历了城市化,同样经历了小汽车的时代,但是英、德、法没有出现郊区化的蔓延,而美国却出现了严重的郊区化蔓延。郊区化的过度蔓延带来了三大成本的居高不下:一是生态成本,环境污染严重;二是经济成本,基础设施投入是紧凑型城市投入的3~7倍,基础设施分散型的投资量大大增加;三是社会成本,工作和居住地的远离,任何事情都得用车,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天在车上的时间是2~3小时,这是一个巨大损失。再加上,社会不同阶层分开居住,贫富差距和冲突越演越烈。除此之外,郊区化的失控还极易引发能源危机。美国人口是我们的零头,而能源储藏量却比我国高几十倍,人均能源占有量巨大,但他们仍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前是愚笨增长,现在聪明起来了,提出解决郊区化蔓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的西方规划制度下,英国、德国、法国没有出现城市郊区化蔓延呢?因为英、德、法等国都有上级向下级派驻规划师的制度。国家向各城市派驻规划师,工资由国家来发,城市的各项建设必须先经派驻的国家规划师签字同意后,才能上报市长审批。派驻规划师与城市规划局互相结合、互相支援,规划局的工作也好做了,也在无形中抬高了规划局的地位。正因为有了这套制度,英、德、法等国家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得很好,城市也没有蔓延扩张。同时通过跳出老城建新镇的办法来有机疏散老城区。我们要学习英、德、法的派驻规划师制度,但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建设部只向省和省会城市下派规划师,其它城市由省建设厅负责落实,这样就把两级政府的关系和责任界定得非常清楚。这样一来,城市规划局的底气就足了,等于派了高级规划官员帮助其扩张权力,帮助它一起向权力阐述真理,出了问题共同分担责任,相当于为城市规划局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建设部正在将四川省作为派驻规划师的试点。
  明确重点镇并出台扶持政策
  今明两年村镇工作的重点是明确重点镇和出台扶持政策,同时还要评选和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镇的确定由建设部牵头,5个部委共同进行。这一次重点镇的评选打破了单纯由地方申报的传统做法,而是采用客观测评与地方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全国小城镇发展潜力研究”计算机模型,结合国务院批复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和各省已正式确定的重点镇,初步提出了第一步全国重点镇名单(约2 000个左右)。针对这些重点镇,每年都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城镇,将享受全国重点镇的待遇并实行动态管理,如果保护得不好,将取消其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
  建立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动态监测系统
  从2003年10月1日起,将首先在10个城市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国推广。这是一件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各省都要大力支持,并在数据采样方面予以协助,从而充分形成合力,共同管理保护好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家统一建立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动态监测系统比地方单独建立的,权威性要高得多,成本要低得多,效率要高得多。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