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美】琵琶

2015年08月22日

  通览中国古典文献,从诗经到乐府,从离骚到宋词,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总是和这样几个意象相伴而生:美酒、明月、静夜、杨柳、和风、雨等。可以说,古代文人的胸襟广博、无所不包,情怀壮阔,容纳宇内。其中,作为乐器或古典音乐意象代表的“琵琶”在古代诗歌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文人们又是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情感寄托,让它在这众多的抒情意象中也能独领风骚呢?
  琵琶原名“枇杷”。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由此得名。据记载,琵琶产生于秦朝,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现在*有力的证据是东汉。傅玄《琵琶赋》中说:琵琶始于秦,而盛于汉。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考证:“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这条资料在《琵琶赋》中也有提及,“马上弹之”四个字不仅立刻让人仿佛感觉已经置身塞外胡地,文中乌孙公主就是指细君公主,她为了日后平复匈奴而远嫁乌孙。
  尽管琵琶在中国以后的历史长河中,在南方丝竹乐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否定它发源于中国西北地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出生在马背上,从出生以来就有着高原塞外的血统。我们今天就沿着历史的河流,看看它流经的地方,探寻它曾给文人带来的情怀。
  *早对琵琶寄予情愫始于汉代昭君出塞,在唐代意象的表意更加明确和典型,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乌孙公主的思乡、哀怨
  西晋的石崇在《明君辞》中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细君公主是忧怨的,晚年也因忧怨致死。但由于后世文人附会,王昭君却“继承”了这种情感。
  因此后来就有了琵琶的《昭君出塞》曲、在《塞上曲》中有了‘昭君怨’这样的名段。细君并非昭君,琵琶与离愁别怨联系在一起,始自细君,却成于昭君,后世文献也频将琵琶和昭君出塞同时提,实际上对于昭君出塞这段的历史真相,诸多文献说法不一。
  据载,昭君没有如泣如诉,是自愿出塞的。但无论如何,这段历史被赋予了哀怨、悲凄的形象。因此,琵琶*早也成为这种形象的代表,后世大量咏琵琶的诗也大多借用此典故来借物抒情。梁代的徐勉在《咏琵琶》中说:“虽为远道怨,翻成今日欢。含花已灼灼,类月复团团。”
  另外,也有用琵琶来描写宫怨的,如北齐冯淑妃作《感琵琶弦》:“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日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这显然是一首描写深宫幽怨的诗。古人把自己思乡,以及对于国家的情感寄托于琵琶忧怨伤感的曲调上。
  因此,在汉代,以及汉代之后三国、十六国、魏晋南北朝等那个中原充满的年代里,琵琶对于古人来讲就是思乡、忧怨的象征。这为后来诗人们写边塞诗、羁旅诗和宫怨诗等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逐渐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文人墨客歌颂的重要题材。
  二、隋唐时期——昭君的代名词、豪迈奔放的边塞情怀以及琵琶描写集大成篇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人心思定,人们对于琵琶的伤感之情酌情稍减,而把昭君的事迹和琵琶结合在一起作为典故以借用,因此在咏史诗中也常见。唐太宗李世民为王昭君怀抱琵琶出塞的情节而动情也写过《咏琵琶》 :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促节萦红袖,清香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驯声迟。空余关陇恨,因此代相思。最后一句正表达了作者借由琵琶所流露出的相思之情。
  琵琶在唐代的发展迎来了第*个高峰期,同时也有大量赞颂琵琶曲以及琵琶演奏者高超技艺的。唐代牛伇的《琵琶行》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夸张的表达了琵琶丰富的表现力。比较著名的有虞世南的《琵琶赋》通篇描写了琵琶的历史、形态、惊天动地的音乐形象、在当时音乐中的地位等,诗人心中的塞外之情等溢于言表,可谓给琵琶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顾琵琶作为乐器发展的历史,隋唐是重要的变化阶段。在隋唐以前一直流传的是直项琵琶,唐代以后由于国力的增强,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曲项琵琶这时从西域流入我国。因此,在当时也称胡琵琶或胡琴。外来音乐越来越兴盛,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形成了我国音乐史上有名的“燕乐”。琵琶为燕乐的主要乐器,因此,在当时也鼎盛一时。
  由于琵琶的诞生从未离开过我国西北地区,因此,“琵琶”成为边塞诗重要的抒情意象之一。盛唐的边塞诗较多,风格豪放,内容不拘一格。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等塞外乐器成为边塞诗中绕不过的词语,其中许多名句名段为后人传唱。
  李颀的《古从军行》中“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头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全诗记录了战士从军之苦,充满了对帝王黩武只为葡萄入汉家的不满。开篇就写了战士们白昼劳顿,夜里刁头、琵琶声声忧怨,仿佛听到了昭君公主哀婉的哭泣。景象甚是肃穆凄凉。这里作者又引用了昭君出塞的典故来渲染哀歌塞外凄凉哀怨的景象。
  盛唐时期,国泰民安,边塞诗的风格除了乡愁,也不乏洒脱与豪迈。盛唐边塞军旅生活、传颂千载而不朽的“凉州”绝唱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豪放不羁的气势喷薄欲出,令人拍案叫绝。王翰借用了葡萄、美酒、夜、琵琶、马这样几个意象,表现出将士在战前豪饮,于战马之上还以琵琶助兴,洒脱、奔放、视死如归的气魄显露无疑。琵琶本就为马上乐而作,与边关的将士同甘共苦,几经生死,也多了份无所畏惧的气场。
  琵琶在当时叙事文学中的地位也。我们在写琵琶的集大成者——晚唐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可以品读出琵琶在文学创作的特殊地位。诗人看到琵琶女的遭遇,感同身受。便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诗的最后写道:“座中泣下谁*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显然,琵琶女的琴声打动了诗人,。《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演奏情形、左右手技法等的句子日后都成为经典,也成为赞颂琵琶演奏常用的句子。
  由此可见,琵琶在大唐这个盛世繁荣的时代里,在诗人眼中,无论在宫廷民间,还是边疆外,诗人都寄予它切身的情怀。随着燕乐的兴起,琵琶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它都离不开古代文人的生活。因此,琵琶的发展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它丰富的曲调声声演艺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情怀。
  三、宋、元时期——风尘、音乐与托物言志
  到了宋代,文人对琵琶的理解,更多的和风尘女子、美人联系在一起,琵琶从昭君、边塞中走出,成为民间生活的谈资和消遣。
  柳永的《隔帘听》中有:“……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柳永是北宋婉约派诗人,他的词多描写歌妓生活,以及对青楼女子的眷恋。在这里,他把相思的妓女与琵琶相连,意境悲惋感伤。
  还有宋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欧阳修更是把琵琶当作美人来写,他把美人与琵琶放在一起,当做一幅画来欣赏。这便是《蕙香囊》。“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宝檀槽[1]在雪胸前,倚香脐、横枕琼臂。组带金钩,背垂红绶,纤指转弦韵细。愿伊只恁拨梁州,且多时、得在怀里。”作者将自己的思念贯穿于美人弹奏的风姿中,将琵琶声韵之美、佳人风韵之美与相思情意之美融为一体。
  白居易的《琵琶行》,后人多所引用,借以咏志,琵琶因此常为郁郁不得志时常出现的辞藻。元朝马致远的《南吕?四块玉》中这样写道:“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引用“司马”来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元朝周权的《次韵冯仲远听邻舟孟监州琵琶》:“江州司马真愁绝,浔阳夜醉黄芦月。琵琶拨动儿女情,泪湿青衫写凄切。……曲终一笑两茫然,江水冷冷满襟雪。”再有,徐再思的《越调?天净沙【秋江夜泊】》中有“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多情司马。青衫梦里琵琶。”
  元代时出现了一批有名的琵琶演奏家,以李宫人、萧观音等为代表。元朝的文学家袁桷、王士熙、揭傒斯等都写过赞美李宫人琴技的诗,他们写的《李宫人琵琶引》、《李宫人琵琶九首》,都对她的琴技赞美不渝。
  宋元时期,琵琶的曲目变得繁多起来,技巧也逐渐丰富,人们对于琵琶的赏析也多种多样。一些有名的士大夫本身就精通音律,善于琵琶演奏,甚至家里还有善于琵琶演奏的乐师,如欧阳修、苏轼等,上层士大夫的介入对推动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有莫大的功绩,琵琶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日趋巩固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明代琵琶”形制已与现代琵琶无异,但背面十分惊艳,由110余片六角形象牙薄片镶嵌,上面分别刻有道、儒、佛的图案。
  四、明清时期——意象象征的多元化和琵琶题画诗的出现
  到了明清,各种艺术逐渐融合,绘画、曲艺音乐也逐渐发展成熟,有了当代音乐的雏形。出现了说唱音乐、弹词音乐、江南丝竹、潮州音乐等,而地域的不同,人们的欣赏方式也不同。因此,琵琶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琵琶的身影也出现在许多题画诗和琴谱中。清朝郑由熙的《自题莲漪填词图》中说“【太平令】怎不奏《郁轮袍》去拨檀槽,苦守着夜鹤孤标,便饶你白雪词高,怎敌他枝头红闹。猛可的独驾轻舠,恁风流自豪,爱莲花把濂溪绝倒。”直接题在曲谱上的,如在《陈子敬琵琶谱》中就有《题十面埋伏》和《题霸王卸甲》。这说明,琵琶在这时有了自己的大套曲谱,形成了自己较成熟的体系,独成一派了。
  纵看琵琶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所表达情怀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琵琶无不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情怀、生活旨趣结合在一起,在宏大的历史演进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成为恢弘历史进程中悲情、婉约、美好、宁静的意象代表之一。理清古代文人笔下“琵琶”所指代的情怀,有助于更清晰的把握琵琶演奏发展史的脉络和起伏。也必须看到,古代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实际上极大的推动了琵琶的普及推广和演奏艺术的日臻成熟。最后,想用元代宋元的《琵琶》作为文章的结尾。
  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元)宋元《琵琶》
  短短的一首绝句,道出多少情怀。琵琶的弦,献给相思;琵琶的骨,献给塞外;琵琶的泪,献给离愁。
  琵琶传至现代,慢慢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琵琶音域宽广,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琵琶声音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如今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琵琶的“头”与“身”以及“轸子”多以硬木、色木、铁梨木、花梨木、鸡翅木、酸枝木、黑檀木、紫檀木为主要材质。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东方之美】琵琶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