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小常识:通信卫星

2016年04月20日

  

    要了解通信卫星的作用和靠卫星通信的优点,需要先了解一些其他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50年代以前,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主要靠短波无线电波(波长为10~100米)来实现。短波的传播是靠电离层的反射,可以传的很远。可是电离层是不稳定的,它的电离程度和高度是经常变化的,经它反射而传到收音机处的短波无线电波的强弱也经常变化。因此收音机收听到的短波广播,声音时大时小,有时甚至中断。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质量,扩大通信距离,50年代以后,不受电离层影响的微波中继通信逐步发展,它在通信质量和通信路线上都显示了优越性。一个电台可以同时进行几百路,几千路甚至更多路的通信。但是微波(通常采用波长短平30厘米的无线电波)是沿直线传播的。它不会被电离层反射而能穿透电离层,因此它在地面上的传播要受地球弧形表面所限制,距离不过几十千米。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每隔50千米左右建立一个地面中继站,像接力赛跑一样把电波送到远处。如果通信的距离很大,就必须建立很多地面中继站组成的通信网。

  利用通信卫星实现远距离通信,则不需要地面中继站组成的通信网。卫星通信的原理是,利用微波(通常为厘米波)可以顺利穿过电离层的能力,将带有多路信号的微波发送给通信卫星,由卫星放大以后再向地面发送。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通信卫星就是“站”在高约四万千米的地方,居高临下地把直线传播的微波发射到几乎是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面积上。这样,通信可以不受电离层变动和通信距离的影响,而又可以同时传送许多路电话、电报、广播和电视。

  目前的通信卫星主要是同步卫星。要使全世界各地都能同时收到一个地方发出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单靠一颗同步卫星还是不够的,至少要发出三颗对称分布在同一轨道上的同步卫星。在接收地区要设立地面通信站,接收通信卫星转发的微波,再转发给本地区的各接收机。

  我国自从1984年4月8日发射第*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后,又分别在1986年2月1日,1988年3月7日,1988年12月22日,1990年2月4日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在4月7日晚现场直播发射盛况,所采用的是我国自己的卫星通信技术。直播时,现场实况信息先汇集到位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电视台转播车上,然后由当地卫星通信站把信号发射到我国1988年12月发射的、定点在东经110.5°赤道上空的实用通信卫星上,由这颗卫星把信号传送到北京卫星通信地面站,再传给中央电视台,经过编导,把信号发射到我国1988年3月发射的另一颗、定点在东经87.5°赤道上空的实用通信卫星上,并随即向全国播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我国发射卫星的壮观场面,这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初二物理小常识:通信卫星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