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堂好课
比赛是一种形式,所考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则是一种风向标,给老师们的教学树好标杆。
2020年11月底,首届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举办,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根据学段课程特点,设置不同组别进行比赛,并首次采用“十选一”现场抽题模式,当场评出获奖选手,对参赛选手的各项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比赛完回到学校,省实验的政治组老师们就围着程春娴问起细节。作为“获奖专业户”,提及此次比赛难度,程春娴向同事们摇了摇头:“得靠人撑起场子。”
现场抽题,每个人在独立空间授课,也就是说,没法去参考别人怎么讲的,也没了心理准备的时间。比赛时有一个“硬核”要求:不能用多媒体。这意味着数据、理论等资料要了然在胸,在讲课时像智能搜索一样随时被调用。
现场没有学生,按照思政课要“活”的宗旨,没有互动的课堂对授课老师又是一种考验。整个课堂被限定在10分钟,用老师们的话来说,如果放在平时的课堂,这个时间可能导课还导入不完。
“铃……”最后一句话收尾,10分钟结束的提示铃声正好响起,程春娴抬眼看了一眼表:“挺巧,刚刚好。”
内容、节奏都把握完美,程春娴说,从她自己的角度来看,这场比赛想引导思政老师的就是练好基本功,比如,比赛不能用多媒体,这就促使着老师们把课堂做“实”。这也跟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学科教研员黄万强提出的“高境界、接地气、有活力”的课堂教学要求不谋而合。通过这次比赛,让程春娴在“如何做一名好的思政课老师”认识上进阶,比赛结束再回课堂,比以前更游刃有余。
【2】默契“智囊团”
积累多、功夫下得足,程春娴用自己的努力磨出了“第一”。背后,还有政治组全体老师们的助力。
思政课的特点是理论宏观,单是为10个课题找切口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不用程春娴招呼,团队其他老师们的“好点子”都主动汇过来了:“得是小切口,课堂才不空”“先顺好逻辑,节奏就可控了”……六七个人一组,老师们帮助程春娴分期分批听课、磨课,一个课题一个课题逐个捋顺,“第一”的军功章上,省实验政治组25位老师都有一份。
“其实,每当有老师要参赛,我们都是这么做的,谁有好方法,立马分享,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已是老师们彼此之间的默契。”作为组里最资深的老师,1994年参加工作的顾静说,相互配合、协同,这是省实验中学政治组团队的传承,这也是他们能不断取得一个个“第一”的原因之一。
比赛时大家献计献策,教研时全组同向同行。集体的智慧让一个个教研成果落地。2020年由李丽主持、8位教师参与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群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研究开展,自主研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读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学生读本》等校本教材,探索线上线下双线教学的新模式。
学校思政课改革经验入选省教育厅《山东省思政课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做法》。2020年,伴随着学校获评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思政教师团队也在“情境式教学”“议题式教学”和课堂评价方式方面尝试新的探索。
“在学科教研上,我们倡导的就是‘学习者为中心’。”黄万强说,省实验思政团队的默契协作,正是民主、开放等教研理念的体现。
【3】主动“对话”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观点有偏差,不要‘硬掰’,试着让他们的头脑‘撞撞墙’,再去引导。”省实验中学政治组老师张璐、刘梦、李青青提到的这句话,出自学校一位前辈思政老师,这句话也作为一种传承,印在了年轻老师们的心里。
思政课不是冷冰冰的课本纲目,也不是要死记硬背的空洞道理,它是有意思的,也是有用的。省实验中学的思政课堂上,一直以来提倡学生“有想法”,并能表达想法,在老师的引领下,自然而然生成课堂理论,这才是思政课的灵魂。
老师们用学生身边的事、用社会上学生关注的事讲思政,还要民主、开放,引起学生的思考追问。“学生们可以和老师对话,还可以和资料、情境对话。”政治组老师高婕说,2013年—2016年,由高翠玉和程春娴主持、十几位老师参与的《“生活·对话”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创建行动研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高三老师的刘梦、张璐告诉记者,新高考选课实施时,本以为跟传统的理科科目相比,政治课会不占优势,事实是,选课人数由原来的4个班一下子扩充到了8个班,“一下子多了一倍。”
学生们的选择证实了省实验思政课的吸引力。作为省实验毕业的学子,程春娴说,上高中时,正是被政治老师顾静“纵横捭阖”的课堂魅力所吸引:“当时觉得一节课过得太快了、很享受,那时候就树立了成为一名政治老师的目标,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已经做了19年思政老师了。”
往日的政治老师顾静,现在变成了程春娴的“导师”,程春娴自己,也有了一个1994年的“徒弟”。老中青的导师制是省实验思政教师成长的一架阶梯。
【4】“解扣”人
省实验中学的思政课老师们,有一个理念是“45分钟+X”,即把大思政的育人功能延伸到课堂外。
“政治组的老师们,格外受欢迎。”省实验的老师们发现,经常有一路路的学生出入政治组老师们的办公室,进屋前脸上还堆着“阴云”的学生们,出来后,一个个“多云转晴”了。
一名高三女生,敲开政治组办公室,趴在程春娴的肩膀上就哭了。看到学生这个反应,不仅是程春娴安慰,一个办公室的老师都过来,对这名女生敞开了怀抱。后来才知道,女孩子是考了第一名,压力太大崩溃了。后来,这名女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升入了名校,毕业后还专门给程春娴寄来了一封长长的信,描述当天她在办公室受到的老师们的鼓励和温暖。“打开信我才回想起来,这样的事太多了,我们当老师的觉得是该做的小事,学生们却会记一辈子。”程春娴说。
课堂,是思政课老师与学生们链接最深的地方,在政治组老师张德林看来,讲台上的精彩,绝非仅仅是教学技法,它更是理想信念、理论素养、育人情怀的综合体现。省实验中学思政教师团队通过“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自主研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给学生们扣好人生的扣子,又用思政老师的天然育人功能和人格魅力,作为学生排忧解难的“解扣”人。(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 通讯员高婕)
无线济南客户端
济南发布客户端
泉城蓝客户端
市中手机台客户端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 All Rights Reserved
鲁新网备案号:201653103
广电总局批文 广局[2010]5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04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证号1907177
公安备案号 37010202001790
济南网 用户反馈邮箱:ijntv_mail@163.com
举报电话:0531-85652768
广电总机:0531-85652114
广告合作:0531-8565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