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绘画——帮助家长育儿的妙法

2015年04月02日

  绘画心理教育和美术教育是两种不同概念的教育方法,使用的教育方法不一样,达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在绘画方面,绘画心理教育运用的是不教授绘画技能,让孩子自由绘画的方法,美术教育运用的是教授美术技能的方法,但很多家长对这两种概念有些模糊不清,在这里,我想向家长们着重介绍一下。

  自由绘画指的是,没有教授,没有控制,让孩子自由随性地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创作。我们自由绘画心理乐园就是运用自由绘画的教学方式,来对1.5-18岁的孩子进行情绪的管理和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总是喜欢拿着笔或者是一根小小的木棍,在地板上,在墙壁上,或是书本上随意地画画写写。谁也不知道我们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当然也可能没有人会关注我们画的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那样的体验是快乐的,自由顺畅的。童年是形成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关键时期,在生命的初始阶段,视力和动作的发育特别重要。绘画在这段时期特别有助于这些系统的发育、协调。

  一个人的情感“隐藏”的越深,则离其意识越远,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具有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仅仅通过语言、文字,是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沟通交流状态。这个时候,孩子们情感的困扰就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绘画对于儿童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一笔一画,任何一种颜色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把内心深处无法言语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把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自然地释放出来。

  引导和陪伴孩子孩子进行创作表现是绘画心理老师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有些家长以为绘画心理老师就是美术老师,这是一个误区。虽然自由绘画和美术教育都是以美术材料为素材,活动形式也差不多,但是在使用动机、方法和目的上,却是截然不同的。

  自由绘画:自由绘画以儿童自己的意识为主导,减少对环境的依赖,鼓励其多方面进行探索和体验,孩子通过艺术活动来表达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自由绘画的环境中,绘画心理老师不对儿童的活动进行过多干涉;对儿童的作品不做相互比较,目的在于*大限度地活跃个性魅力。通过使用美术材料与绘画心理老师进行互动,自我锻炼,刺激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培养成就感、自主创作力、拓展思维等。而这个创作的过程就是儿童自我表现、发掘潜能、调整情绪的过程,作品的美丑、美术技巧的好坏并不重要。

  美术教育:则是通过创作活动让孩子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和技巧,尤其是偏重美术技巧的传授,因此,作品的表现是可以被合理要求的。而且美术老师重在教给孩子已经存在的社会文化,而非通过美术活动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不可操之过急,现在社会的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跟从,从家长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出发,这从根本上就削弱了儿童自我发展的积极主动性,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早期教育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揠苗助长的过程,把成人世界的技能、道理讲给他们听,把认为好的知识硬塞给孩子,这不是教育培养,而是破坏和阻止。

  无论绘画心理老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除了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还必须要帮助孩子发展出他所缺乏的能力,如此才可以让孩子、家长有成长的收获。

  儿童出生后主要是处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刺激着孩子的感官 影响着自身智能的发展。环境的刺激越丰富,儿童自由活动体验也越丰富,他的感应能力愈强。当然这一切都不是人为的、短时间强制教育的结果,必须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来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心理的成长和发育贯穿人的一生。自由绘画心理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方式,其理论基础是相信孩子能在从事创造性、表达性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以传统心理学的治疗方式为手段,而是通过绘画、触觉体验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达到改善、修复心理的效果。所以,绘画心理所面对的人群不仅仅局限在有儿童,而是面向所有的青少儿、成年人、老年人,其中以正常人群居多。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自由绘画——帮助家长育儿的妙法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