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真假推理

2015年07月01日

  在我们平时的真假推理题型中,通常大家接触到的是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其中的反对关系主要考察“两个所有命题与两个有的命题”的关系。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所有与某个”的反对关系。

  “所有与某个”的反对关系具体来说包括“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所有的S都不是P”与“某个S是P”命题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以“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为例来探究它们的真假情况。这里的某个是特指,即特定指某个人或物,不得随意改变其身份和性质。例如“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与“此班同学小李不是党员”两个命题。小李即“某个”的具体化。那么这两个命题的真假情况如何呢?

  第*种情况,当“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为真的时候,我们知道小李作为班里的一份子,必然也是党员,那么“小李不是党员”这个命题就是假的。所以当“所有的S都是P”为真的时候,“某个S不是P”必然是假的。

  第二种情况,当“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这个命题为假的时候,我们知道它的矛盾命题为真,即“有的同学不是党员”为真。我们知道这里“有的”的范围具有伸缩性,是指有同学不是党员,可以指代“至少有一个不是党员,也可以指至多全部同学都不是党员”,即“有的”的范围不一定能将小李包含在内。如果这里“有的同学不是党员”恰恰包含了小李,那么原来的命题“小李不是党员”就是真命题;如果这里“有的同学不是党员”只是指一部分同学,正好没有包含小李,那么原来的命题“小李不是党员”就是假命题。故而当“所有的同学都是党员”这个命题为假的时候,此班同学小李不是党员这个命题真假不定。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当“所有的S都是P”为假的时候,“某个S不是P”是真假不定的。

  综上所述,不论哪种情况,“所有的S都是P”与“某个S不是P”两个命题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假命题。当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之解题了。例如: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真假推理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