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古琴的艺术特点

2015年07月24日

  两浙琴派始于宋,盛于明,变于清,在我国琴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弹奏技艺,琴曲创作,还是理论著述,传授教学,浙籍琴家的卓越成就都不容忽视。
  在论琴派时,唐代著名琴师赵耶利曾这样描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浙赣琴人义海时也曾说:“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同时,义海的弟子则全和尚照旷都被认为是当代*好的琴师。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浙赣琴人在当时具备了高超的演奏技巧。
  北宋琴家成玉磵做过如下评价:“京师(开封)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赣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琴书大全)他认为两浙琴风质朴而不粗俗,文雅而不雕琢,古朴雅致、技艺高超。
  在琴谱方面,浙派南宋杰出琴家郭沔(号楚望,浙江永嘉人)吸收“阁谱”和民间“野谱”编辑整理琴谱十五卷,和其弟子徐天民及琴家扬瓒编辑《紫霞洞谱》十三卷;同时浙派琴人还注重独奏曲的创作,如:郭楚望的《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等,毛敏仲的《渔歌》《樵歌》等,这些曲目在艺术上和技巧上都有突破、创新,被历代琴人视为精品。浙派曲谱逐渐取代了以琴歌为主的江西谱,成为历史上*早的流派。浙派在技法特色上独领风骚,别具一格,在明代时已广泛受到推崇,浙派徐门四代也被人们狂热追捧,“当时人们学习‘徐门’的狂热程度,并不亚于今天人们对名歌星的迷恋”。
  到了明代,浙派的古琴曲谱大都采用繁难而复杂的指法,要求古琴发出 “微、妙、圆、通”之音,即“稀音”,并主张只欣赏古琴器音的旋律,不作歌唱文词的伴奏;而同时代的“”却认为:“既有声音,就应该同时有文词”,他们的琴谱较为单纯,以便歌唱,一字一声,称之为“对音”。
  冷谦《琴声十六法》将古琴音色概括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同时针对具体演奏又讲道:“音尝欲涩,而指欲滑……有涩不可无滑,有滑不可无留……留者,即滑中之安顿处也。”还有:“重而不虚,轻而不浮,疾而不促,缓而不弛”。这些无不说明浙派对技法和音色的要求是极为细腻的。
  浙派在乐曲上也有独特的处理方法。《琴声十六法》讲“高”时说:“故其宁静也,若深渊之不可测,若乔岳之不可望;其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尽,若天籁之欲无声。”讲“清”时说:“澄然秋潭,皎然月洁,浩然山涛,幽然谷应。”此般都体现出当时浙派要求演奏者能细微形象地去把握音乐,当然这些对我们当代的音乐演奏者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在谱法方面,徐门传人萧鸾讲道:“谱,载音之具,徽是则无所法,在善学者以迹会神,以声致趣,求之于法内,得之于法外。”
  萧鸾对徽位、指法、音色都有要求,并告诉琴者:“徽是则无所法”,要真正领会音乐必须从‘神’‘趣’上下功夫。
  在节奏上浙派听来潇洒自如,音韵流畅。明代琴人朱权在他的《神奇秘谱》序中,将浙派弹奏乐曲的琴风归纳为能察出乐句和不能察出乐句两类。浙派琴家主张琴曲只有乐句而无板眼的说法,但对曲调的节奏却很重视,并认为琴曲应不受语言、文词和板眼的约束,要求曲调奔放。明琴人刘珠《丝桐篇》:“其江操声多烦琐,浙操多舒畅,比江操更觉清越也。”
  到了清朝,新浙派人物苏璟、曹尚炯、戴源等人对演奏同样精致和细微,并同时提出新的见解:《鼓琴八则》第*则:“弹琴要得情”,第二则:“要弹琴如歌”,第三则:“弹琴要按节”,第四则:“弹琴要调气”,第五则:“弹琴要炼骨”,第六则:“弹琴要取音”,第七则:“明谱理”,第八则:“辨派”。这些都对演奏艺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浙派琴人那种文雅、恬静、简洁、洒脱、重节奏的琴风和重创作的思想在当代两位著名浙派琴家——徐元白和姚丙炎身上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徐元白除打谱外,创作改编的琴曲有《泣颜回》《西泠话雨》《海水天风操》《浮搓》《叮咛曲》等。
  徐元白在琴艺上能集众家之长、风格古朴、典雅,内涵深遂,其抑扬顿挫之妙,显示了现代浙派古琴独具的特色。徐元白对古琴的旋律有很深析研究,多年来根据古琴弦徽的弦度分段取音,提出了探讨的意见,这对研究弹琴者识别琴徽作用,进一步明确如何利用琴徽来掌握音准,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
  徐元白乐此不疲,他是中国现代古琴界,为弘扬琴艺,努力耕耘不问收获的、一位极为活跃的人物。他与琴友在南京成立的“青溪琴社”、在重庆组识“天风琴社”以及协助查阜西等人建立的“今虞琴社”和抗战胜利返回家乡后组织的“西湖月会”,参与者或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名人、大儒,或是中国现代琴坛的耆宿、大师,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以琴派门户为界限,努力推动古琴事业的发展。
  徐元白的襟怀与气度与他的高雅、古朴的古琴演奏风格是一致的,可以说有这样的胸襟,才会有这样的琴艺,以他和张味真、姚丙炎为代表的现代浙派古琴,开创了一代新风,他们共同把浙派古琴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浙派古琴的艺术特点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