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

2015年08月22日



 

【第一讲】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

孙鹤教授:大家好,我们在讲中国书法史和欣赏中国书法经典作品的时候,翻开第*面往往是看到钟繇的作品,那么此前的东西,我们看到的多数是碑刻,但是我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在中国的文艺发展过程当中和中国书法的审美原则确立过程当中,它的起步是从蔡邕开始的,这一点后人张彦远在他的《法书要录》里头做了一个详细的论述。他说蔡邕的笔法是得益于神人的传授,然后才往下传的,那么蔡邕传给了他的女儿蔡文姬,同时再从蔡文姬往下,传到了钟繇,然后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再传王羲之这样等等。后人一直把王书作为学习书法的一个正统,正道,那么这个起点的来源呢,依然是从蔡邕往下追溯的。

很显然,中国书法史的起点,中国书法的经典作品的欣赏,都必须从蔡邕开始。那有一个疑问,蔡邕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来什么墨迹,今天人们看到的一些残碑甚至是通过拓片开始复制的一些碑刻、碑拓也都是蔡邕作为东观校书郎的时候他所刻的一些儒家经典著作。蔡邕在中国的正史当中,比如说魏书这里头是有正传的,因此在正传当中记述的蔡邕的个人生涯还有他的成就,是可以有一个确凿的一个佐证的,我们从这些蛛丝马迹当中可以感受得到,蔡邕没有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墨迹,那他的价值所在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了呢?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从书法的传承当中看到人们对于蔡邕笔法的继承,更多的是来自这样的一种文字的记录,那他的笔法的原则要旨以及对中国书法的审美理念的影响,是见诸于他的理论论述的,这之前我们对于蔡邕的认识,以及他的理论的论述的价值的认识,都应该跟蔡邕本人要有一个紧密的联系,大家都知道“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学”,蔡邕有那么高的学术认知和影响力,那么大的一种书法实践的风范所指,肯定跟他这个人的修为密不可分。那我想跟大家分析一下蔡邕的整个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文学。

我们知道蔡邕像汉代的其他人一样,是尊儒学的,蔡邕书法的起步,还有他的学识的起步,跟一个大儒有极大的关系,这个大儒的名字呢,是胡广,那么胡广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称之为文人领袖是毫不为过分的,蔡邕跟他从学,也是按照儒家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儒家的教学模式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叫做子曰四教,哪四教,就是孔子倡导的教学注重四个方面,教学生注重四个方面,第*个方面是德行,也就是人的道德,道德教育放在第*位的。第二个方面呢,就是指人的言语,就是人的一种谈吐。再一个就是人的政事,对于政治的判断能力,对于政治,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判断力以及投身于其中的一种意识。第四个才是文学。

这非常符合儒家的一种教育理念,他没有把知识仅仅放在几种技术之上,培养这个专家型人才,不是的,他培养的是通才,而且他培养的是有志于现实的,一些有远大志向的这样的一些人。子以四教,蔡邕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也是接受的儒家传统教育,蔡邕也像其他的儒者一样,也是要治国平天下的,所以说读书完了之后,他也要走向仕途。有一点,蔡邕不是一个朝中有人的人,所以他在走向仕途的时候是从一个非常低的起点开始的。当他走入仕途之后呢,逐渐的就感受到,东汉末年那种叛乱,那种动荡给他带来了影响,等到他得到了东观校书郎这个职务之后呢,他做了一件事,这件事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极大。


这件事就是当时因为有经学方面,今文经和古文经之争,蔡邕觉得,所有的儒家经典以什么文字写成影响到人们对经典的本义的理解,这件事非常重大,于是呢,他就联合其他的人,把儒家经典刻了上石,那么他写的这个文字呢是隶书。因为这一年是熹平年间,所以刻石叫做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在中国文字史上有正定文字的作用的。那么熹平石经在中国书法史上等于是官方所用的,正式隶书的样本。那么熹平石经的刊刻工程量非常大,用了46块石头,正反面都刻,有一部分是蔡邕自己刻上石的,当然整个石经的刻制是成于众手的。那么这里面我们就看到,耗时九年,刊刻46部经典,总共七部经书,儒家的经书在这个石碑上,放在哪里呢,放在了太学门前,就是洛阳的叫做国家重点大学,放在那里。

放在这里的作用是让这个太学生们首先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正确的,理解儒家经典是应当用什么文字的意义去进行解读。但是它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是中国书法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所有的人听到太学门前有蔡邕刻勒上石的石碑之后,蜂拥而至,在二十四史当中是这么样记载的。叫做“阡陌拥塞”,那么也就是说横着走的街道、竖走的街道全都堵住了。拥堵现象就像我刚才来的时候那种状况。完全是走不动的,而且道路中的车辆数以千计,大家想一想,在那个年代这样规模的一种民间的自发的大规模的一种对于字体的瞻仰,可以说是书法在交流活动当中,从来没有过的。

我们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有史以来的第一讲书法展览。那么这次书法展览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它在民间,在普通学子心目中,它在高层,都起到了撼动的作用,那么范文澜先生对熹平石经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他说汉文字的书写艺术,到蔡邕熹平石经出现的时候,达到了境界上的*高峰,是说蔡邕的书写从精神内涵还有从笔法两个方面,都到了一种成熟的内外和谐的境界。我们知道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是有一个分而论之的现象的。这个分而论之的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搞理论的,搞实践的,分专门讨论著作的,和专门从事创作的。

我们在源头上看到的现象不是这样一回事,蔡邕是一个大文人,蔡邕当时已经是全国的文人领袖了。他书法的出身来自于高级文人,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书法的前进方向,发展方向是凭借着高级文人的引领。因此尽管当时也有民间书法,所谓的一些汉代的刻砖,碑石这些都有,但是真正意义上,历史所记载的,给与定评的,还有风尚所至,真正能够引领书法前进风潮的是大文人。那么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蔡邕他个人进入仕途以后不久,在今天我们所说的东观校书郎实际上就是国家博物馆的这样一个工作人员。

那么他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说在蔡邕个人的仕宦生涯当中也有过不幸的,因为他在汉代的入官的起步阶段地位比较低,他真正地位高起来的时候,是董卓掌握朝政的阶段,董卓对他非常的欣赏,董卓把他放在了祭酒的位置。那么祭酒的位置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祭酒的位置就相当于今天教育部部长这样的位置。什么叫祭酒,这怎么就成为一个令人倾羡的一个高位呢,大家知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两点,第*是祭祀,第二是战争,那么祭祀当中,拿着第*杯酒,首先向祖先献酒的这个人就叫做祭酒,这个人的身份是非常尊崇的。他做完了其他人才能做,因此祭酒在中国文化中他是一个代表着一定的尊崇地位的职位。

那么我们说蔡邕在董卓执政期间他的这样的行为,还有当时对蔡邕的这样的一个礼重,给蔡邕的身心带来了一种莫大的影响,因为此前比如说董卓没有主政之前,他曾经有过议郎这样的身份,做议郎就是向朝廷建议,议论朝政去表达自己的建议,他是个读书人,他真的就表达了,结果他一表达呢,就招来陷害。同时被,一下子遭到了流放到朔方。流放达12年之久,流放的第二年实际上他就已经得到诏令说大赦天下了,但是他不敢回去,他躲到了吴地。躲在这里一直躲了12年,相当于自我流放,不敢回到洛阳来。应当说是被吓住了,这个人非常的谨慎,因为这种情况给他带来的磨难他也不想再经历了,所以他躲下来就是不出来,后来是董卓看到了隐匿于野的蔡邕这样一个人才,一再的去延请他,所以把他请出来之后呢,就给了他祭酒这个职位,蔡邕对董卓是感恩戴德的。董卓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所以说当时董卓把天子挟持到长安之后,又由于内讧,有一很不好的情况出现了。就是说内讧之后呢,董卓也被杀了,被人用计杀了,杀了之后蔡邕就感念董卓对他的恩德,就去替他收尸,结果这样一收尸也把自己的政治立场给暴露了,别人就认为你的政治立场倾向于董卓的,结果这个王允就把他弄到监狱里去了,把蔡邕弄到监狱里之后呢,蔡邕就死到那里了,他才60岁。

那么蔡邕这件事上表达了一个他个人非常单纯的,一个读书人非常单纯的理念,就是说他甚至没有政治上的是非,很强的是非观念,他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因为董卓,哪怕是说人人得而诛之的这样一个人,已经处于劣势了,已经被毙命了,他还要报他的一念恩德,所以他就替他去收尸,很单纯的思想,但是最后招来的杀身之祸呢,他也没有再去想着去回避它,他也没有再做更多的解释。

他就那么安然接受了,蔡邕这样的人,一个大文人,一个非常单纯的人,他自己对于文人所需要具备的修养,完全符合儒家的理念,那么这个儒家的理念是什么呢,就是子教以六艺,也就是说各种本领都学,不是只学一门本领。他的修养当中,完全是一个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很完善的这样的一个文人的状态,那么史书上记载他是一个文理兼善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善词章,同时呢他还善于写赋,还有一个他还写诗,同时呢蔡邕的琴,在翻开琴史琴论的时候,是回避不了的,所以在琴史当中,人一听蔡伯喈,没有不五体投地的人。

他也没有辜负他的老师大儒胡广的信任和培养,因为他自己的确也是一个把德行放在第*位的人。大家知道蔡邕的字写得好,文章写得也好,所有就有很多人希望蔡邕给自己写碑文。蔡邕是一个不太愿意拒绝人的人,但是他内心深处也是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的。所以当他给…写那篇碑文的时候,他表达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心意,说我写了那么多,我只有给…写这篇碑文的时候,我内心没有任何惭愧可言。是为什么?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崇敬还有发自内心的仰慕,对于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内心判断的标准,也是以德行为上的,以德行为上的。

我们又看到了,蔡邕这个人,对于传统儒家教育的所谓家教的身体力行是非常有成效的,我们知道他有一个女儿叫蔡文姬,虽然他去世的时候蔡文姬只有16岁,但是他的教育却使蔡文姬在16岁为孤的情况下,没有父亲教导的情况下,以后成长为杰出的、具有超凡才华的一个女子。他给蔡文姬的教育流露在一篇短文当中,这篇短文叫做《女训》,所谓女训就是给女儿的一种训导之词。大家看到这个女训当中的内容。


说心犹首面也,说一个人的心就好比一个人的头跟脸一样,是以甚致饰焉,所以说呢你一定要特别的注意想办法修饰好它。修养你的内心,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你的脸一天不修饰,不洗不打扮的话,上面就有尘垢了,那如果你的心呢,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说你做一个人你的心如果有一天不去向往善念的话,那么邪恶之念就会侵入到你的内心里去,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都知道去修饰你的面部,但是呢都不知道去修饰你的内心,惑矣。蔡邕告诫女儿,面容的美丽固然很重要,但当修饰面容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品德和学识的 修养对女人来说更为重要。

这就是蔡邕写给他女儿的一番寄语,这番寄语我们见不到墨迹了,但是蔡邕的这些话,把人的面孔比喻为人在修饰的时候,这样的行为比喻为可以参照他对应自己内心的,这样的一种解释呢,对于蔡文姬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造就了蔡文姬的坚毅,也造就了蔡文姬在坎坷当中对于自己的信念,还有对于自己的所学,还有对于自己的人性的善这些方面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知道,蔡文姬的父亲对他的影响如此之大,却并没有给她带来一帆风顺的坦途,相反我们在中国历史上看到的才女蔡文姬,她却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一个女子。蔡文姬的父亲入仕之后首先是蔡文姬跟着他,就已经在长安了,但是那个时候,是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挟持到长安之后,因为内讧之后,整个的长安动荡,这个时候呢,董卓的兵里头有很多是匈奴人,西域人,在争斗当中就掳走了很多长安的汉族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说无数不幸的妇女里头有蔡文姬一个。因为蔡文姬那个时候她第一讲结了婚,结了婚之后她的丈夫不久去世了,没有孩子,她又回娘家了,又回娘家之后这个时候就是遭战乱之后那么匈奴人就把她掳走了,掳走以后献给了单于。

在那里12年,生了两个儿子,后来是曹操知道蔡邕死了之后,有感于他跟蔡邕之间的一番情感,就用重金把蔡文姬赎回来了,赎回来之后蔡文姬就跟另外一个,跟她同老乡吧,也是陈留郡的这样一个人叫董祀的结了婚。所以在正史当中,我们看到烈女传里头记载的蔡文姬,没有蔡文姬传,董祀妻,董祀的妻子,是这样来称谓她的。历史上是这样讲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当时蔡文姬去为丈夫求情,这在历史上所记载的,叫做什么呢,有才辩。说蔡文姬有才辩就是非常能够有辩驳力的这样的一个人,口才很好。她就去找曹操,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一个是公亲大臣都在坐,还有其他的客人也在,蔡文姬没有一点胆怯,就说我要见曹操,这时候曹操没有回避她,不是说我这忙着呢,曹操去跟别人怎么样介绍她呢,说蔡伯喈之女在外面,让我给大家引见一下吧。这样非常客气地把她迎进来,蔡文姬直接的就跟他说死刑的这件事,要救她的丈夫。曹操是这样说的,这件事已经在执行了,那怎么去救呢,蔡文姬告诉他说,你的马厩里头两匹马选一匹快马跑出去救人一命不值得吗?然后蔡文姬这样谈了之后,那么曹操就说既然是话已至此,赶紧去救人,这样把她的丈夫危在旦夕的情况下救了出来。当时曹操还赏给了他丈夫鞋、头巾,说这件事已经完了,当时就跟蔡文姬提了另外一件事,说什么呢,我听说你爸留给你好多书,你还记得吗,蔡文姬说我爸留给我四千多卷书,但是颠沛流离,这些书都已经没有了,凭我的记忆我可以背出四百多篇,然后曹操非常高兴说我赶紧派十个人跟着你,你背他们记下来,把这些经典赶紧的记录下来。所以蔡邕家是读书人家,是文人,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个现象,是今天很难见到的了,就是虽然蔡邕在官位,但是他在向自己的子女去留赠品的时候,不是钞票不是房子,留的是书。

四千多卷,在这里我想提到一个概念,是今天不会再有的,或者是十分罕见的概念,就是蔡文姬是文二代,蔡文姬没有做官二代,蔡文姬做了文二代,文二代今天很少见了,那么蔡文姬能够说我背出四百多篇,这个是在四千多卷里头背出四百多篇难能可贵的。当时史书上还记载她是一个博学高才之人,善音律,这个也是她爸传给她的,有才辩是她爸传给她的,那么蔡文姬说道,说我能够背出来这么多,曹操告诉她说,赶紧的我派人十个人去给你做你的笔录。她说不能,这个是男女有别的,我自己写,但是我给你一个选择的条件叫做什么呢,真草由您定,您让我用什么字体写我用什么字体写,真草唯命,我们看到蔡文姬这样的一个女子,她在临危之时的镇静不乱,还有他对于家学传承的这样不负于她的父辈之望。那么蔡文姬的书法我们也没有见到,就从这一件事情上来说,四百多篇文章,这四百多篇文章不是随便什么人写的散文,叫做…籍,什么是…籍呢,上古的典籍,那么她能够背诵上古典籍四百多篇后来她写下来之后拿到曹操那里去对照典籍的原有藏本,史书上记载是毫无差错,所以我们看到蔡邕在作为一个文人的同时,他也尽到了做文人的职责,这个职责就是有承,成来自于他的老师,大儒胡广,有传,传给他的女儿蔡文姬。

从这我们可以看到就是一个文人的担当,蔡文姬和蔡邕在叫做艺术也好在这个才学也好这个方面的传承是千古之佳话,那么我们还知道,蔡邕作为一个文人他的琴艺以及对琴理解的能力非常之高,都知道在古琴当中有一款琴的名字叫焦尾,焦尾琴就是这个这一张琴的尾部有烧焦的样子的焦,那是无意中听到一家人家做饭烧柴火的时候,就是他凭着这个烧柴的木头响声不一般,然后他断定这个木头是做琴的好木头,然后奋力的去把这个木头给拽出来了,没有烧完,拽出来以后这块木头是桐木,然后他制成了一把琴,果然声音妙不可言,那么这款琴的名字由蔡邕发明的这款琴的名字就叫焦尾琴。

所以我们知道,看一幅书法如同看到一个人。因为书法当中渗透了这个书者的精神,这个是没有办法遮掩的,因为书法本身的书写它不经过大脑,它是由心导手直接出来的,如果经过大脑就有被过滤的可能,那是语言的功能,所以语言可以心口不一的,你想一套可以说另外一套,这个我们见的太多了,但是呢,写字抒情的东西,通过手去表现的时候,没有机会进行过滤掩饰的,所以它是*直接的,也因为这个原因它也是*可信的,去洞穿一个人的内心,书法是*可信的,那么琴同样是如此,蔡邕有一天应他的朋友的邀请,去他家里赴宴,但是走到窗户下头的时候,他很紧张,因为他听见里面有人弹琴,他就在这听这个琴声,听了以后越听越紧张,他感觉里头有杀气,不要这个酒喝的是要命的吧,就跑了。后来这个主人就把他追回来说,一直在等您,都有人看见您走到窗户底下了,还停了一会怎么您跑什么呢。

然后他回来了,非常老实,这个读书人真的是单纯,他就说了实话,他说我在你那听到一个人弹琴,我听这个人的琴声有杀气,所以我很恐惧我跑了。这个主人就很难解释清楚这件事,史书上记载是,那就是说不知道这怎么解释呢,也很尴尬的,这个弹琴的人从屏风后面出来,他做了解释,因为我刚才弹琴的时候,就是看到一个蝉和蟑螂之间的博弈,我挺担心这个螳螂马上要抓住那个蝉了,然后蝉要动,心里很着急,就觉得这个蟑螂千万要成功,一定要抓住它一定要弄死它,结果这个琴声就不觉急促,就把这个心思给带出来了,所以这个琴声当中就有杀气,是担心这个蟑螂杀不了那个蝉。这么解释以后呢,这个蔡邕才松了一口气。

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一个人他的洞察力从书法当中能窥视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才有字为心画,我们说字是内心活动的一个真实写照,那么琴声也同样是如此,他反映一个人内心所有很微妙的动作。那么蔡邕对于事物的感悟这么敏锐,他对书法的感悟依然是如同对他身边的其他事物一样,是敏锐而准确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蔡邕写熹平石经的时候,特别是后来的人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纯粹的艺术来看待的时候,有一种立场跟贤者范文澜有相佐,他们这个立场是什么呢,就是说蔡邕把隶书送到了绝境。因为我们看到熹平石经当中的隶书,已经没有了像张迁碑,像曹全碑,乙瑛碑这样的种种极其有个性的,而且很妙不可言的结体和有独特的用笔那样的一种艺术气质的,没有。

因为蔡邕的熹平石经展现出来的,是削弱了所有的极有个性的艺术棱角之后呈现出来的一个带有程式化风格的,十分规范整齐的这样一种书法风貌,所以被艺术家抨击为隶书艺术的终结,因为它没有了生机,因为它没有了变化,因为它过于呆板,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是如何来看呢,我们应该这么样去对待蔡邕的熹平石经。因为蔡邕的熹平石经的用处不是参加书法展,不是要彰显高兴,而是什么呢,熹平石经是一个正字的作用,所以呢它的功能决定了它的体貌一定是端严的,一定是有一个规范性的表现的,这点上也非常的考量艺术家的能力,就是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艺术造型。所以熹平石经不仅仅不能够泯灭蔡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贡献和他的造诣,相反却恰恰说明了蔡邕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应和不同的需要,表达他所要表达的艺术形式。

这是一个非常有分寸的人,也是一个能够根据艺术的不同功用,给予及时调整的人,所以熹平石经在中国历史上,它*少有三个作用,第*是正字的作用,第二起到了一个书法交流当中,中国书法史上第一讲大展览这样的作用。那么其实还有一个,熹平石经起到了一个把经书刻勒于石得以保存的示范作用,大家知道在熹平石经之后中国的任何一种宗教的经典都开始往石头上刻了,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看到有佛家的经典在石头上的,也有道家的在石头上的,那么这些呢,都是因为石头对于经书的保存在当时是*好的一种方式。那么蔡邕给大家起了一个示范的作用,因为佛家后来看到了,有一种对于佛教的传播非常不利的现象,就是政府甚至是来自大臣,都有一定的抵触作用。动不动就要烧经卷,动不动就要毁寺庙,那你这些信众怎么办呢,最后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从蔡邕这个经书刊刻受到的启示,说我们也把经卷刊刻在石头上,一个方面这也代表就是我们弘法的恒心和意志,再一个放在石头上不太好烧了,就能够保存佛教的经典。保存经典的功用来自于熹平石经,所以在中国书法史上,它从来没有说以一种孤立的艺术形式出现任何一幅作品这种情况的是没有的,那么如果像有人把书法当做孤立的一门艺术来对待的时候呢,他就纯粹的,以造型为标准来衡量他,这个已经背离了书法的本质。

因为书法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缩影,这种文化的缩影它本身是有意义的,不管是形式,不管是内容,都应该经过全面解读,才能够对它的内在意义有一定的理解。那么蔡邕给我们提供的,他个人的书法实践,以及上升为理论的文字流传下来的,被广为传诵的,*著名的有这样两篇,一篇叫做《九势》,一篇叫做《笔论》。那么所谓《九势》,指的是书法笔法的九种写法。

《九势》当中提到了很多书法界应当思考的命题,这个命题里面从蔡邕的书写里头能够体现出来的,有这样几层,第*层蔡邕提出来书写是跟自然界的现象相浑溶的一种形式,所以他说“夫书兆于自然”,那就是说书法是要与自然相融合的,大自然相融合的,自然界中有什么,自然界中大的方面来分是有阴阳的,那么有了阴阳,阴阳就要有一个相处的方式,阴阳怎么样相处,怎么样并存,那么这里面就有蔡邕的观察,说阴阳两者相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这就会呈现出一种形式。那么同时蔡邕还提到了一个书法的审美原则,就是书写的笔划的力量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审美参照。

那么什么样的力量感是好的呢,他提到一条叫做“下笔有力”,用什么样来衡量你是不是下笔有力了,用下面四个字叫“肌肤之丽”,就是下笔有了力量之后,呈现出来这个笔画状态呢,要像人的肌肤一样有弹性的,有生命力的,那么如果说书写的过程当中,你的毛笔没有用对方向,笔锋没有用对方向,下笔用的力很大,能把纸戳透但是这个力量也是错的。那么你的笔划也不会得到像肌肤之丽这样的一个效果,所以说怎么样能够把笔画的质量做到这么好,蔡邕有他的具体解释。第*个解释说起笔要藏头,收笔要护尾,“藏头护尾力在字中”,笔画不要处处锋芒毕露,尖头尖尾,是不美的。那蔡邕为什么要提到一定要藏头护尾呢?是因为蔡邕是汉代人,汉代写隶书,但是隶书的笔法从哪来呢,隶书的笔法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篆书所讲究的是藏头,起笔时候收锋护尾,这样的笔划首先是圆润的,饱满的,如果说我笔锋不这么走,我在侧面,笔锋在侧面,我用了很大的力气,力不在字中,因此这样是不美的。所以我们看任何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它的最小单位就是点画,而点画的质量如何考量,这是点画的质量,这也是点画的质量,它们的表现完全不同。那么这样的藏头护尾自然力在字中,那么这样的一种笔画的质量是我们所追求的。另外一种笔画又粗而且好像是非常用力,但实际上是单薄的,轻浮的,没有质感的。

那么你说我如果看到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写的,笔画都是这样写的,难道他们都错了,你应该毫无疑问地去肯定自己的认识,他们都错了。所以我们重温经典的意义在于哪里,重温经典的意义在于擦亮眼睛,提高审视能力,去判断是非,去鉴别书法的质量,而不是说谁写的热闹谁就写得好,如果说这个洋洋洒洒一大篇笔墨挥舞看起来非常潇洒完成了书写,那我们还有一个推敲就是他做得对吗,如果你经过推敲发现他从头到尾写得非常热闹却没有一笔对的,你认为这样的书写有意义吗?可以说毫无疑义的。

所以说怎么样写,写得有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一个核心点,写对了才是真的在写,写错了,用功越多,效果越差,甚至是在巩固错误,蔡邕已经把这一点告诉给大家了,当我们睁开眼睛看周围的缤纷的世界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把目光收回来,看看经典。看看祖先的教诲,看看先贤的指导思想是不是这样,这样我们才知道书法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如何表现才是对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九势》当中提到的书写的时候力量所至,它形成的一个效果,就是阴阳之间形成的一种效果。给人的力量的一种视觉上的引导,就是好像力量之大往这来的时候你简直是挡不住它,它要去的时候你也拽不住的,它就是这样的一种强大的力量,而且还提到毛笔的性能是软的,因为毛笔是软的,所以会有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这种笔划表现。

那么这是毛笔的性能所导致的,它非常具体的,进一步的分析了这个书写的时候一些基本原则,第*个原则是落笔的时候,所有的落笔结字的时候上下关系要有一个讲究,千万不要有一笔是看着非常别扭的,不能协调的形式的出现,那么如果说是在转笔的时候要有一个非常谨慎的一个动作,这个谨慎的动作呢是左右回顾,左右回顾,那么他说一定要避免的是什么呢,一定要避免的叫“节目骨露”,节是关节的节,目是眼目的目,节目骨露就是你的所有的表现都很突兀的呈现出来,比如说这样的写法,转的时候。这样的写法,那么这种动作还有往下走的时候这个脚这有圭角,这种非常生硬的,有死角的动作都叫节目骨露。那么它是根据篆书的原则去讲在转笔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很婉转的动作,那么这个在今后的草书当中我们称之为使转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人是从楷书起步往前走的,当它到草书的时候,他就会在转笔的时候用楷书的动作来完成转笔的动作,于是就会出现棱角,这种争折的效果非常不好。在术语上蔡邕给予的一个总结叫节目骨露,不要过于暴露你的关节和眼目这是不含蓄的。书法的审美标准由蔡邕口里说出来的,大家可以发现是以儒家的基本审美标准做原则的。

儒家讲的是含蓄、是内敛不是讲张扬的,所以不允许节目骨露(音),事实上节目骨露之后这种争折之笔所带来的浅薄也真的是经不起推敲。那么书法是要讲一个内在的力量和韵致的,不是讲你外表的一些一笔出去拉很长,然后陡然往哪一挑或者是怎么样的,那种东西,那种东西呢是应该力求避免的。那么我们又看到蔡邕在九势里头提到了又一点,他说藏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具体的来讲是欲上先下,欲右先左那么左右回顾,这是在应和他刚才的一个结论。

他说得非常具体,说藏锋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把笔锋的,毛笔的头藏到笔划里头去,那么藏头要圆笔属纸,就是笔划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圆,圆的状态在纸面上行走,那么这样的话呢,笔划始终在中间笔心,笔划在笔心当中走,毛笔的锋芒始终在笔划的正中间在走,实际上今天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锋行笔。那么这样一来所得出来笔划的效果是*好的,那么刚才我说的,毛笔写到纸上之后比如说写走之旁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潇洒动作,这是不对的。因为气全部到这里撒出去了,应当是“力收之”,要回到原来的笔划当中去,这才是气息,有呼有吸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这样一来我们才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出现。

那么藏了头也护了尾所有的气力气息都在一个笔划之内,而不是散出去,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很潇洒的动作,什么什么这样一来,这种动作是不对的,或者我们说是及其没有修养的,因此是不能这样做的。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提到了另外的细节说如果说在写字的时候,力量上要有变化,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小的动作啄折这种动作,像小鸡叨米一样的啄折的动作,这种啄折的动作你可以稍微快一点,但是在书写的时候还要谨记两种手段,第*种手段是涩势,第二种手段是横鳞。

所谓的涩势是指什么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不要有一个哧哧溜溜的一滑而过的效果,这种一滑而过的效果不能有,它一定要有一个像阻力存在着一样,有阻力存在着一样,很艰涩的往前走。

那么这个很艰涩的往前走的动作是怎么形成的,就是毛笔在纸上中锋起笔之后,中锋起笔之后垂直于纸面,然后呢前行的时候要用笔在纸上走,为什么要用笔在纸上走啊,因为有一部分人不是在纸上走的,有一部分人拿笔拿得非常死,这个笔在纸上走的,简直这个笔在纸上不是在走,是滑过来的,是描过来的,轻轻的描过来,那笔的力量到哪去了呢,笔力量被你这只手,握毛笔杆握得非常死这个力量截到这来了,截到上半截去了,没有灌注到你的毫端,所以说笔在纸上走的时候,一定是真正的毛笔在纸上行走,当你的手的力量放松之后毛笔在手上行走,你就会感觉到有一种艰涩难行的书写的感受,这种感受出来的笔画质量是好的。

如果这样的描过来你非常的累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手抓笔杆抓得非常的紧,结果毛笔在纸上却是轻轻飘飘的,这样的笔画效果质量是不好的,很单薄,笔不入纸,所以怎么能说笔在纸上走呢,所以一定要像蔡邕说的,让笔在纸上走,那我们说让笔在纸上走的时候呢,他生怕别人不理解他做了几种解释,一种解释呢就是说像这个勒马缰绳一样要使反劲,再一个像刮鱼鳞一样也是要使反劲。实际上他是想千方百计用这种方法,生活中的体验告诉大家,那种书写的感受应当是什么样的,那么其实如果用笔的动作对了,蔡邕说的这些感受,会立刻呈现在你的手下。那么蔡邕另外有一个非常伟大的贡献,这个非常伟大的贡献就是蔡邕总结了书写的时候人的心态。

那么这篇小论文叫做《笔论》,他说人在写字的时候不要去想着我现在要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非常紧张,那么人在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散开胸襟,所以他说书者散也,散开胸襟,准备要书写的时候,那就要先把怀抱打开,先放松,欲书先散怀抱,先放松,任情恣性,任由你当时已具备的那种书写的心态,那种情绪和情态。这个任情恣性千万不要有另外一种误解,任情恣性千万不要理解为故做放浪。我这人其实本来不是这样的,我现在要写字了,那我要做出一番潇洒的样子,不是这样子的,那不是任情兹性,那是故做放浪。这种故做放浪营造出来的气氛不是你的本真的东西,所以会给人一种做作和虚伪的感觉,这是非常不好的。人*可贵的品质是真实,艺术*可贵的品质也是真实。

所以你不要担心说别人不认得你,如果你真诚得对待你自己的内心,而不只是真诚对待别人,你首先真诚对待你自己的内心,你很情愿的做本色的你,这个时候你的东西是自然会有一番与众不同的气象的,你不需要去想着应和什么,所以任情恣性,到了这个时候就把自己的内心收拾舒服了,让你自己先舒服了,不要想其他的,这个时候开始写字。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这个时候你就开始写字,那就会写得好。因为你在表现你*本色的自己。他做了一个反向的对比说明,他说若迫于势,如果你是为他人而书,被迫而做书写,为了什么事而要去写,为了应什么样的请索而写,为什么样的场面而写,都叫迫于事,这个时候你就是笔墨精良也写不好。

他原话说的是虽中山兔毫(音)不能佳也。就是给你*好的笔*好的工具你也是写不好的,这是历史上无数个现实的例子,不要说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也同样都是这样,你不同时候写的自己的东西你拿出来对比一下,你写的*好的往往是你*不做作的时候,为自己而写的时候。历史上有一个例子我们可以分享一下。就是文征明有一幅长卷四体千字文,现在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着,文征明的这幅长卷写了七年,你想他真下工夫啊,不是的,是一个叫子慎的他的朋友,谨慎的慎给他提的要求说你给我写千字文,写四体千字文,真草隶篆四体千字文,他说我不想写,我不喜欢这样做,这个朋友就一再一再的就是向他提要求恳请他满足自己的愿望。他真是碍于面子推不掉了开始写的,这幅字写了七年写完了,他的内心在完工的时候他的心是十分不愉快的,他没有把这个不愉快藏一边去,他表达出来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一段长长的跋,这段长长的跋说的是什么呢,说写四体千字文,本人素来惮烦于此,就是我从来*烦做这种事,但是呢,这朋友子慎又非得让我做,我辞不掉,我不得已而写,那我写完了,我知道我书写水平不咋样,但是我也从来没有差成这样的,他自己都是看不过的,他而且做了一番解释,不为不工不可供玩(音),也就是说不能说我写的不工稳只是实在没有趣味太乏味了,不值得人用心玩味,就是说失去了艺术价值,本身失去艺术价值的东西。

所以文征明把自己这样一个心情很明白的表达了,他完工之后的这幅长卷之末作为跋语,表达了他的苦衷,不知道那个朋友拿到这幅字是什么感受。所以说书者任情恣性,索书之人也一定要懂得时机和尊重书者,不要让人家做不情愿的事。那么当然他还谈到了其他的一些细节,说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气不盈息,什么叫盈息呢,盈是满的意思,息是呼吸,就是大喘气每一口气都是慢慢的,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写字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舒适,而且先默坐静思理顺情绪,那么一定不能大喘气,一定不要很紧张的时候。然后这个时候要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这个至尊是谁呢,并不是说面对书法就是面对至尊,我个人体会是说面对那个你*值得你尊重的那一位,那个*值得你尊重的人是谁,是你的内心,所以人在*高程度尊重自己内心的时候,是*真诚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呢,所有的书写无不善矣,没有不好的,人骗自己的时候是非常少的,骗自己的时候非常少,人愿意骗自己的时候也是不多的,所以尊重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情摆到一个非常舒适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书写任情恣性就可以有好的东西。那么书写出来的笔画效果呢,他反对非常死板的东西,那么他提出来的一个理论是非常形象化的,说笔画出来,一定要有很强的生命感,它一定要跟你的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相一致。

比如说有坐着的时候也有行走的时候,也有万物有飞动,也有来也有往,而且呢有的时候我们还能看见很强硬的弓同时我们还能看见很柔软的水,也能够看到日月这个明晰的时候,也能看到有云有雾的时候,这些纵横有象的东西在你的书作当中呈现出来,这个时候书法的表现才能够称之为书法。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蔡邕对于书法跟大自然的关系的相印证的一种体验,是中国书法能够应和自然以及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让人从内心去体验自然的一个先期的总结。那么这个总结对后人的启发意义是无穷的,那么在今后我们王羲之所说的写字不要状如算子,不要排比的那么死板都是从这里引发出来的。可惜我们看不见蔡邕更多的墨迹,哪怕是摹本我们都很难得到。

我们能够看到的熹平石经也是残石,博物馆里头是有的,因为当时的太学在洛阳,所以说河南博物院存着有熹平石经的残石那么我们可以去瞻仰它,当我们看到这个残石的时候,你的内心会对蔡邕这样的一个大文人有无限的敬意,因为他承担了文人作为儒家的教导,儒家的教导是文人要有弘毅之心他真正担起了这个社会的责任。而且呢蔡邕作为一个文人,以他的力量对于社会当中,书法审美的理念做了一个很准确的审美规则的定位,并且去号召人们向这个方向去用心。这个呢,也是蔡邕作为文人领袖而言所起到了极好作用。

所以今天我们谈书法经典的重温看到蔡邕的熹平石经,那么联系到蔡邕个人的经历还有他所完成的社会责任,我们就应该明白,书法的出身来自于大文人,书法的艺术标准的制定是高级文人所制定的,蔡邕就是为中国书法确立标准的人。那么蔡邕的所作所为,无论从一个儒生,无论从一个文人,那么都可以说是一个完善的人。那么这个人的性格当中应当说也是有一些弱项的,比如说他对于董卓这件事的处理上。还有呢,比如说他在第一讲遭受了挫折的情况之下就藏起来了,如果不是董卓坚持要把他请回来他还藏在吴地不出来。那么这是他性格当中弱的一面,但是呢我们更多的还是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作为一个儒家的意义上的这样的一个领袖,文人的领袖,他对社会已经作出的贡献,他的弘毅之心不仅仅非常坚定,而且他所做的来自于实践和理论双方面的工作都对后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所以在重温经典的时候我们会对祖先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而这种崇敬之情不是空虚的,是对照我们自己,在看到不足,在看到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的时候,发自内心的这样的一种敬仰。

人们都在谈敬畏,什么是敬畏,如果没有确实的对象,如果对所有自己所面对的书法的经典作品没有骨子里的认识的时候,敬畏之心从何谈起,那么就让我们在对先贤的著作以及书法的实践的重新领略和温习的基础之上,重拾这样的一种敬畏吧,下课。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蔡邕,一个为书法确立审美原则的人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