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在幼儿时期,孩子*应该接受哪方面的培养?

2015年07月02日

  咱们先界定一下幼儿时期的孩子们的大概年龄范围吧。3~5岁是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一个范围,国家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了6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了,“条件不具备的”可以推迟至7周岁。很吻合地,发展心理学的分段方法中,3~5岁就被划归为“学前期(Pre School Years)”。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心里变化
  幼儿期的教育,要考虑到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今天我们不谈孩子的课堂学习,我们要更多讨论宝宝心理层面的发展重点。我认为,下面罗列的几项彼此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排名分先后。下面是孩子这一时期的心里发展变化:
  逻辑的初始与幻想的萌芽。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对客体存在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结有概念的。
  妈妈去上班,孩子哭天抢地;送幼儿园初期,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恍若生离死别。周一上班,公交车上看到一个母亲劝她三岁左右的孩子去幼儿园,劝了一路,孩子全程抽泣——妈妈不断安抚:“妈妈等你中午一吃完饭就去接你,妈妈只是去上班,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为什么分离焦虑在这个阶段成为了众多家庭需要力克的一个难题?
  因为孩子与家长的情感联结极为紧密,与此同时,虽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客体性方面的觉知,但对“未知”这件事情本身的担忧带来了强烈的分离焦虑——在他们眼中,妈妈消失在视线里,那妈妈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与自己随时保持感官的连接与线索的交换,而信息的缺失,带来了焦虑和困扰。
  三岁过后,这种能力很快就能得到弥补。合理的想象与浅显的逻辑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心情。客体性在一岁半得以建立,而逻辑思维在两三岁时产生萌芽,认知结构发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的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心理机能的发展带来认知的spark,孩子们迎来了他们学前期重要的朋友和长久的梦魇——想象
  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这种神奇的心里操作直接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童言无忌”的奇思妙想,有对“虎阿婆”的深深恐惧,还有第一次对谎言的尝试。
  Magical Thinking(奇幻思维)。孩子对于母亲的第一次真挚的祝福与关怀一般出现在3~5岁。因为祈祷、祝福、威胁都是想象与逻辑的组合才导致的行为。这时候的孩子们可以初步领会神话、童话故事里圣诞老人、仙子、精灵,世界在他们眼里是个充满“为什么”和浅显逻辑的存在。——“爸爸,门怎么自己关上了?”“是风吹的。”“哇,风哥哥好腻害!”
  Nightmare(恐惧)。想象力和初步逻辑在另一个方向的集合造成了梦魇。四岁左右分房睡的历程对很多家长来说几乎是炼狱般的存在,在西方就有“monsters in in the closet”的传说,在东方又有“张辽止夜啼”的故事。年龄特小的孩子一般不会表现出对黑暗、鬼怪的巨大恐惧,而3~5岁的孩子,开始怕分房睡,黑漆漆的走廊,怕晚上莫名的异响,进而发展到怕做错了事情妈妈责备,怕爸爸妈妈因为某些琐碎的生活小事开始吵架。
  一个吓人的故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逼真的,他们太爱想象,而在想象中也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心中关于逻辑的定义太过模糊,世间万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太多太多——那里,狼真的会吃掉外婆;蛇,真的能咬死农夫;衣橱里藏着的鬼怪,真的能让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
  说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些年龄特性的事情,是有心理规律可循的。发展的任何阶段,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改变,都有正面或负面的区别。作为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你孩子的这一部分改变发生没有;如果发生的话,是不是在一个社会氛围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发展的波动很大,或者倾向略极端,有没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在幼儿时期,孩子*应该学到什么?
  我十五岁的时候,我二姑的女儿三岁。我还清晰地记得彼时我们兄妹的一次对话。我指着我二姑说:“这是我二姑。”小家伙急了,忙说:“不!这是我妈妈!”我平淡地继续重复:“不,这是我二姑。”她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妈妈的腿,几乎哭了出来:“不!不!这是我的妈妈!”三岁到五岁间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发现了你我有别。
  我二哥两岁八个月的女儿有一个很有趣的爱好,就是拿着零食逼着别人吃,别人如果不吃,就拿着零食伸到人家面前一直举着,伴以呆萌的凝视。如果你出于礼貌接过来,把零食放到了一边,小姑娘会再拿起来,继续伸到你的面前,总之,不吃不行。造成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我无别”的心理发展阶段——“我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所以你也是想吃也爱吃零食的,那你要吃哦。”——至于当事人到底是不是这么想的,在孩子们的心中,不重要也不明白。
  这个阶段,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完成“你”、“我”、“他”三者的割裂,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感受,每个人都应当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并赢得该有的尊重。有的孩子虐待小动物,就是不能很好地看待“他者”,没法对其他的生命个体感同身受,更谈不上向外界辐散关爱,长大了就更可能变成了拿浓硫酸泼熊的人。而一些到了别人家就乱翻东西,毫无礼节的熊孩子,也是不能很好割裂自身与环境,在意识中仍然认为我即环境,环境即我——怎样主宰都可以。
  曹家的grace,说话很爱“姐姐(姐姐是她的小名)如何如何”,而他哥Joe就不会这么说,因为Joe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该阶段的语言质变。拥有逻辑、充满想象、发现我与别人不是一回事儿之后,就面对着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表达你的逻辑、想象,以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关联词语、递进性质的话语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语言中。“为什么?”这个烦死了无数老爸老妈的问题的出现频率也开始增多。这都意味着,组织语言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期。
  我四岁的时候的一段话为我外婆津津乐道至今:“姥姥,你快问我救护车怎么叫!”“救护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警车怎么叫!”“那警车怎么叫啊?”“#¥@¥&,姥姥,你再问我救护车怎么叫!”“……”这个阶段,由于对主体和客体的心理区分已经形成,自然而然的就对语法产生了近乎直觉的理解,讲出来的句子,终于能够称之为句子了。
  孩子学会区别你我他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技能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观察世界:“爸爸很困了实在不能再陪你玩了”;“妈妈找了半天没找到你,你知道妈妈有多着急吗”;“你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你看,你都把人家打哭了”。3~5岁的孩子,只有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真正领会上面这些苦口婆心的话。
  我们把孩子们带到实验室,实验室的桌子上摆着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上面画着红十字,一个盒子没有画任何东西。我们问了小朋友这样一个问题:“叔叔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叔叔应该在哪个盒子里找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指向了画了红十字的那个盒子。我们当着孩子们的面打开了桌上的两个盒子——有红十字的那个空空如也,什么都没画的那个里面放着一打创可贴。
  我们合上两个盒子,换了一个人来问:“阿姨现在要找个创可贴,小朋友,可不可以告诉阿姨在哪个盒子里找啊。”如你所料,孩子们纷纷指向了没有标识的盒子。而后,由第三个实验者带着一个玩具熊走进实验室,把玩具熊放在小朋友旁边的椅子上面向两个盒子,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你好,这是我的朋友胖胖熊,他是来找创可贴的,你猜猜,他现在认为创可贴在哪个盒子里?”绝大多数三岁的孩子会指向没有标识的盒子,但是四岁末期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指向那个画着红十字的盒子。
  这个实验很典型地说明了,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学会了站在别的角度看待世界与问题,而这,恰恰就是社交功能与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事实上,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过家家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角色扮演,即站在另一个角度展现角色与约束行为。
  上个月,我陪着我老婆去产检,碰到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要抽血,他的爷爷奶奶死死地把孩子摁在护士面前,孩子一个劲儿地因为恐惧而哭闹——也许是因为急中生智,他扯开嗓子带着哭腔在抽血大厅里大喊了一句:“我还是个孩子!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人们哄堂大笑,我跟我老婆也不禁笑出了声。我跟我老婆说,这孩子聪明,小小年纪,已经知道了可以要求别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了。
  我们终于聊到了自控,本题的众多其他答案都有探讨以“延迟满足”为首的自控能力。这个能力号称是的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预测孩子未来成功与否的心理能力。这个能力,3岁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多奢望了,基本上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有什么表现的——但是一过了3岁,这个能力在人群中会出现了像身高一般的极为分散的增长。
  有的人自控能力在短短两年内提升到了非常高的层次,有的人却长进平平。不同的孩子们选择的自控策略不同,有的会刻意转移注意力,有的会到房间的其他角落高声唱歌,有的会进入自言自语的状态自己给自己打气。自控,归根结底还是对情绪的把握和对逻辑的觉知,它只是一个对孩子而言具体的困难情景,面对这种情景,自控的表现好坏,的确算得上是对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多个方面的一种综合考量。
  身为家长,我们能做什么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刺激源之一】,有你没你,或者不管你注重或者不注重培养,一般情况下,孩子依然都能学会语言,发展出抽象思维,形成更多更全的主客体概念。但是,只要有你,进一步说,只要你正确关注,就能发展地更快、更好、更健全。在绝大多数家庭里,父母双亲对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刺激源,是导致孩子生活多样化的*主要和*直接的因由。
  大城市里的父母,最典型的跟孩子的问题之一就是有效陪伴不足。年初我给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讲课,一个员工递上来一张小纸条,里面写了自己天天上班多少时间、通勤多少时间、睡觉多少时间、吃饭多少时间,这儿减减,那儿扣扣——最后就剩一个小时陪伴老婆孩子,最后的问题是:“就一个小时,你让我怎么陪好孩子。”
  我说:“我从来没说过陪伴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陪伴在更大程度上是情感共鸣的效率问题。”你跟孩子在一起跟没在一起的时候表现一样,爹跟儿子各玩儿各的ipad,你这种社交效率就十分低下。你要给孩子刺激,不是你要刺激孩子。你要致力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窗口,孩子可以透过你看到更多的鲜活元素,而非满世界雾霾。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馈源,没有之一】,你家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得到了小红花,找谁去报喜?——找你。他/她不会大马路上随便找个人跟人家炫耀去。问题是,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很成问题。
  妈妈的反馈主动而不积极:“你考了99?那一分哪去了?是不是又粗心了!你看我们单位王阿姨的儿子,次次就考100,人家怎么就从来不粗心!”爸爸的反馈积极而不主动:“嗯,挺好的,玩儿去吧。”UCLA的心理学副教授Shelly在三年前提出来,高效的反馈,是针对于孩子的积极事件(考得好,被表扬,成功登台演出)的形式主动而内容积极的回应。咱们小时候天天净被逼着和别人家孩子比来比去,咱们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过这样的日子。
  “一天一个样儿。”这是不少人对自己家或别人家孩子的评价。“一天一个样儿”的背后,是孩子生理与心理的急速发育,这种发育的方面,并不是彼此独立的甲乙丙丁或ABCD,它们有彼此的相关与潜在的逻辑。
  从家长,到心理专家,试图探讨这些改变的时候,不能光看这个改变该如何应对,那个改变该如何调控,更要看改变与改变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从理论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尽己所能地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
  有一天,你的孩子功成名就,他来谢谢你,你不要说“你真棒。”
  你要说“你成长到今天所走的每一步,爸爸妈妈都看到了你的脚印。”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 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知识 【早教】在幼儿时期,孩子*应该接受哪方面的培养?
本网站的一切内容只为更好的服务用户,并不保证所有的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他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内容仅供访问者使用参照,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不承担任何商业和法律责任!联系邮箱:15505413776@126.com

了解更多

@爱培训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0100号-1